一看到他,我就捨不得了

「一開始,我是想出養的。我高中是念餐飲科,我從國小開始就對烹飪有興趣了,國中已經能煮一桌菜給家人吃。」當時已經和恩恩的爸爸分手,小涵非常希望能繼續念書,又擔心街坊鄰居的閒言閒語,一知道懷孕後,小涵一家其實是往出養的方向準備。

「但其實我一直有在猶豫,後來在安置家園待產的時候,聽到其他人的經歷,有些小孩被送到國外出養,真的好遠喔!」

「孩子這麼可愛,一看到他,我就捨不得了,所以開始跟家人溝通,能不能不要出養,我想自己養我的小孩。」小涵跟父母溝通,請他們支援前兩年的花費,自己帶恩恩到兩歲,就出去工作。

她專注地製作餅乾的時候,就像是進入了一個另外的空間,身旁的聲音進入不了她的世界。

現在,已經在連鎖百貨零售門市穩定工作的小涵,仍然喜愛著烹飪,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參加住家附近的烘焙課程,也常帶著恩恩一起在家動手自己做點心。

幾度聊到是否要繼續念書或從事餐飲相關的工作,她總是說:「餐飲工作的時間,剛好跟小朋友的時間錯開,我最在意的還是陪伴小朋友的時間。」

也擔心這樣媽媽下班後還要幫忙帶恩恩會很累,「有了小孩之後覺得自己成長了很多,也開始能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。」

「最一開始是家人發現,後來去幼稚園的時候老師也有反映,他沒辦法一句話講完他想表達的內容,雖然會講話但不會整句講完,總是用比的。」

「你按這個按鈕,救護車就會發出聲音喔!就會去救人了!」恩恩抱著從勵馨基金會辦公室裡借的玩具車,認真地跟每個工作人員解說他發現的所有音效和功能,很難想像小涵說他兩歲時因為語言遲緩,需要頻繁出入醫院與復健所。

問到陪伴恩恩語言治療的過程中,有沒有感到挫折的時候,小涵沒有直接回答,但分享了那兩年的生活:「當時要很勤的跑醫院和診所復健,一週要去兩到三次,每次時間大概半小時到一小時。那時候我已經開始上班了,但復健科可以晚上去,我下班就載他去,差不多要騎半個小時吧......。」

「以前他會怕陌生人,現在看到人就很開心,因為常帶他出去玩,醫生說除了帶他復健,也要帶他出去,小朋友和小朋友之間要多互動,他們之間有自己的共同話題。」

「我有休假就會帶他出去玩,每一次都感覺很開心很幸福,」當提及有了恩恩之後,感到最幸福的瞬間,小涵似乎是想到許多的畫面,沒辦法選擇,每一幀都珍貴得不能割捨。

曾經小涵好奇地問了恩恩會不會想要爸爸,但恩恩似乎從沒想過這個問題,接著就開始點名,數算所有人對他的愛:「我有阿公、我有阿嬤、我有舅舅、我有阿姨、我有媽媽,大家都那麼愛我!」